我的育人故事 | 做心理健康守护者,当有温度的心理老师
在这个快节奏、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,学生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挑战。谭慧琳作为桂康的一名心理健康教育老师,深感责任重大,同时也为能够在这个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感到自豪。她的工作,不仅仅是传授心理学知识,更重要的是,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和咨询辅导,帮助学生们建立健康的心态,提升他们的心理韧性,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韧不拔。
一、专心课堂教育:播撒心理健康的种子
在课堂上,谭慧琳老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,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、角色扮演、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,引导学生认识自我、理解情绪、学会压力管理。努力营造一个开放、包容的课堂氛围,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,让他们在交流中学会倾听、理解和共情。通过这些活动,学生们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,学会了如何自我调节,为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二、专注个别咨询:点亮心灵的灯塔
除了课堂教学,她还承担着个别心理咨询的工作。她说:“在这里,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,他们带着各自的故事和困惑来找我。我耐心倾听,用专业的知识和温暖的态度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建议。有时候,一个拥抱、一句鼓励的话语,就足以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的力量。”通过个别咨询,已经有10余学生,通过谭慧琳老师帮助学生解决了学业压力、人际关系、自我认知等多方面的问题,让他们重拾信心,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。

三、沉浸心理社团与活动:搭建成长的舞台
为了进一步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,谭慧琳老师积极组织心理社团和各类心理健康活动11场次。通过这些活动,学生们不仅学到了更多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,还学会了团队合作、领导力等社会技能。更重要的是,学生在参与中找到了归属感,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,共同成长。

四、搭建家校合作桥梁:构建全方位的支持体系
谭慧琳老师深知,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校共同努力。特别是心理存在困惑的学生,谭慧琳老师积极与家长沟通,分享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,提供家庭教育建议,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。通过家校合作,我们形成了强大的合力,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。

五、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
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老师,她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,也明白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需要不断更新和提升。工作期间还积极参加各类培训、比赛和学术交流活动,不断学习最新的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,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。

谭慧琳老师表示:心理育人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事业。要继续秉持“关注学生成长,质量服务至上”的理念,要潜心做心理健康守护者,当好温度心理老师,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她坚信,只要大家用心去做,就一定能够点亮更多学生的心灵之光,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自信、坚强和幸福。